本文章由徐紀老師所撰寫

 

劍法:
  韓師的劍套,不知為何,勉強地湊為五套。例以「三才劍」啟蒙,而後的大致次序是
:「昆吾劍」、「戚門劍」、「七星劍」;至「青萍劍」為終結。

  

「三才劍」一般承認是「形意門」之技,韓師得之於朱國福先生。然而,與「形意門
」之「連環劍」(尚有「連環刀」、「連環棍」、及「連環槍」等。)無涉;「形意門」
中之人,亦多不習此。

  

 不過,「三才劍」是樸素簡捷的名作,「國術館」採之,與「三才對劍」(亦名「兩
劍交鋒」。)同例必修科,最有利於初學入門,端正觀念,使劍「術」不混同於劍「舞」
,鍛練基功、刺、劈、撩、點……一一分明。「對劍」時直分三盤(天、地、人;也就是
上、中、下。)橫判二門(「左青龍、右白虎」。)「找漏、補漏」、「劍不離腕」,是
極其名貴難得的劍中珍品。大陸及日本,有專書、及專文討論此劍。

 

  「昆吾劍」其實是「昆吾鞭」——「虎尾竹節鞭」。韓師云:是與張風海先生換技,
「三次就劃完了」。而答應要換給張先生的什麼什麼拳械,教了三天也學不會;張先生自
己不學作罷。

 

  為了湊齊五大名劍之數,韓師變鞭為劍,化出此套,而且傳授頗廣。因為與滄州盛傳
的「昆吾劍」(亦有數派之差異。)太不相同了,曾經引起過爭議。

 

  其實,「竹節鋼鞭」的鞭法與套路,很是罕見。如能維持原式,應該是很有價值的。

韓師的「戚門劍」(一名「戚門揚眉劍」,不知何解;又有「龍行劍」,亦托名於戚
繼光。),不知得自孫茂林?或是姜本河太老師?卻是學而未竟,差了一節。後來,得蒙
胡桂山先生,為之補齊。

  

膠東此劍流行,大陸出有專書。至於說是戚繼光晚年,入山修道前之所授,則是武術
界典型的穿鑿附會,不值一笑。

 

  至於「七星劍」,韓師也自誇是「看了三次,就學會了」!可能來自王雲鵬先生,又
或是紀延倉先生。

 

  此劍「起式」後,「倒踩七星步」——依大熊星座,舉著劍、掐著訣,而「踏罡步斗
」。因為是從星座的底部由下而上至於頂部,乃叫「倒踩」。民俗之風味多,武術之作用
少。刀劍上鑄北斗七星為飾,或其套路名喚「七星」者,不是舞步,乃是刀劍對敵時的步
法。

 

  「青萍劍」乃是劍法中的大戶人家,百貨公司。一共有六路,每路六十多劍不等。有
時遭人戲稱:「一天一劍,一年學完,不多不多」云云。而、全會六路之人,畢竟不多。
似乎,只有「螳螂拳」的「摘要」,不但不是「摘」其緊「要」,反而愈摘愈多,重招迭
出,也摘成了六路,三百六十餘手,可資比美。自然,全會「六段摘要」的也不多,拼湊
求全者不少。更有人能練七段、八段,以為超人。

 

  此劍曾由米連科先生,傳入「國術館」。其時,年邁病衰,教給郭錫三先生(有書出

版,抗戰時臥病,被日軍所害。)的,已不詳是否六路?郭先生教在館中的,似乎是:團
體上課的,只有一路,或是一及二路,多不過三。私下補習的,至少曾練到第四路,其餘
不詳。只知,館中無人以全傳六路自誇的。

 

 韓師在館中時,或曾見人演練一路,又或曾參加修習。後來,一說在大連,一說在昆
明,得一手抄祕本之《青萍劍全譜》。來臺後,一度興濃,油印了若干份,分贈學生。並
親自根據此譜,而演此劍,湊齊了六路之數。而只有極少數幾名學生,全部學會;後來,
又幾乎是全部遺佚,並不曾繼承下來。

 

  近來,大陸上論述「青萍劍」的專文、專書,已有多種。不但與韓師之所傳習者不牟
,就是不同派別之間,亦有爭論。情況,又有趣地極似「螳螂摘要」之是是非非呢!

  韓師有「單劍進槍」(也叫「劍破槍」。)一套,部份學生曾修習之。而雙劍只有單
招用法,沒有套路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TUKS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